有磁性的就是铁,没磁性的就是不锈钢,这个说法完全错误,不锈钢中有四大体系,奥氏体、马氏体、铁氏体和双相体,其中奥氏体不带磁,但在加工中由于某些元素的损失,造成略带磁性;所以建议通过化学检验和不锈钢成分对照表来判断。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许多日常用品,尽管招牌上写的是不锈钢,实际上是“不锈铁”制品。那么,不锈钢和不锈铁的区别是什么呢?
不锈钢一般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不锈钢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而耐酸钢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不锈钢,自本世纪初问世,到现在已有90多年的历史。不锈钢的发明是世界冶金史上的重大成就,不锈钢的发展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不锈钢钢种很多,性能各异,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大类。按组织结构分,分为马氏不锈钢(包括沉淀硬化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加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等四大类;按钢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或钢中的一些特征元素来分类,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以及低碳不锈钢、高钼不锈钢、高纯不锈钢等。
不锈铁就是将回收的废铁、铅、钢等经二次回炉加工,通过脱“磁”处理而成。
从标记上识别:很多不锈钢用品表面都打有钢印,例如:13-0、18-8等字样,短线前边的数字表示产品含铬量,短线后边的数字表示产品中含镍量。像13-0表示它只含铬不含镍,俗称“不锈铁”;而18-8表示产品含铬也含镍,这才是不锈钢。